发改委:留悬念 超长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规模大幅增加 具体数额待两会期间公布
2025年01月08日 13:27
来源: 财联社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财联社1月8日讯 上午,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确定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会比去年有大幅增加。2024年,用于支持“两新”的特别国债规模为3000亿元。今年的具体数额将在全国“两会”时向社会公布,机构预计,2025年用于“两新”政策的特别国债资金可达6000亿元。

  发改委今日表示,将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在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

  同时,继续向地方直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改委将合理确定对各地区支持资金规模,资金分配向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

  “两新”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统称,特别国债支持“两新”政策起始于2024年7月。

  2024年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表示统筹安排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中央直接安排148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和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并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资金用于老旧营运货车、农业机械、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中诚信国际此前研究指出,3000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有利于解决实体部门设备更新换代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刺激实体消费需求。另外,地方按照央地按总体9: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中央承担的资金比例有所上升。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安排给地方使用,有利于优化央地结构,降低宏观债务成本,减轻政府部门整体债务付息压力。

  2024年11月18日,财政部在介绍支持“两新”工作情况时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3000亿元已全部下达。财政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分领域实施细则,明确“两新”资金使用负面清单。

  中信证券相关研报预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直接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1500亿特别国债资金对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或约为1.6个百分点。综合考虑补贴额及社零增量, 1500亿用于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带动2024年社零额外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发改委今日进一步表示,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调度,发挥“两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牵头部门作用,会同财政部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会比去年有大幅增加,具体数额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时向社会公布。

  东方金诚预计,2025 年,除发行1万亿左右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外,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会从2024年的1万亿提高至1.5-2万亿,其中对“两新”的支持力度会从2024年的3000亿加大到6000亿左右。

  中信证券上述研报认为,若2025年用于“两新”政策的特别国债资金翻倍,则分别可以带动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零增速分别提升2.5个百分点左右以及0.8个百分点左右。从“扩围”的角度看,消费电子、家居等领域均是可能的扩充方向。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发改委:留悬念,超长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规模大幅增加,具体数额待两会期间公布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热点推荐
7月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5 人评论 2025-07-05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