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融资逾千亿!券商积极发债“补血”
2025年02月18日 22:5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2025年,券商发债融资规模已超10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33家券商已发行67只债券(按发行起始日计),合计发行规模达1077亿元。年内还有4家券商发债融资申请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同时,券商年内发债平均利率约1.92%,发债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分析人士认为,受益于市场环境宽松、预期向好,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发债储备资金,以支持业务扩张和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金,可以优化自身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发债热情升温

  2月17日晚间,长城证券发布2025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该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为1.83%。今年以来,长城证券已发行三期短期融资券。第二期结果于2月12日公布,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为1.8%;第一期结果于1月15日公布,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为1.73%。

  今年以来,券商密集发债“补血”。仅2月11日一天内,就有中国银河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长城证券南京证券8家券商发行债券。按照计划发行规模来看,上述机构合计发债融资金额达230亿元。

  券商年内融资已逾千亿元。据统计,2025年以来,截至2月18日,33家券商已发行67只债券(按发行起始日计),合计发行规模达1077亿元。

  从发行债券种类来看,券商已发行证券公司债35只,发行总额为643亿元;发行证券公司次级债14只,发行总额为170亿元;发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18只,发行总额为258亿元。其中,在14只证券公司次级债中,有3只为永续债,分别由中信证券长江证券中信建投发行。

  从单家券商来看,按照实际发行数量统计,国泰君安证券已发行113亿元债券,金额居首;其次是中国银河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已发行债券规模分别为85亿元、60亿元、57亿元、56亿元、50亿元。

  谈及券商密集发债原因,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市场环境宽松,融资成本降低。今年初,市场货币供应量较为宽松,市场利率水平较低且处于下行趋势。这种环境显著降低了券商债券融资的成本,使得发债成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融资方式。较低的利率意味着券商在偿还债务时需要支付的利息较少,从而提高了债券融资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A股市场预期向好的背景下,投资者信心显著回升。

  发债成本降低

  从募资用途来看,多数券商机构将发债募资金额用于补充运营资金,或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或公司业务发展。

  从融资成本来看,根据券商的发行结果公告统计,已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多在1.6%至2.7%之间,仅有1只债券票面利率逾3%。同时,券商年内发债平均利率约1.92%,相比2024年同期均值下降约0.4个百分点。

  相对前几年票面利率大多处于3%以上的情况,券商发债融资的成本大大降低。例如,中泰证券的一只短期融资券、华泰证券的一只证券公司债券,票面利率均仅为1.6%。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发债融资具有多方面优势。”李勇说,一是保护股东权益。发债融资不会稀释公司股东的股权,有利于保护股东的控制权和利益。二是融资便捷高效。债券市场相对成熟,发行流程标准化,发债融资更加便捷和高效。三是优化资本结构。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券商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金,可以优化自身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此外,2025年以来,已有4家券商发债融资申请获得监管部门批复。

  2月13日,西南证券公告称,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5亿元公司债券。2月11日,财达证券公告称,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1月7日,国海证券公告称,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公司债券。1月6日,招商证券公告称,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余额不超过400亿元。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年内融资逾千亿!券商积极发债“补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热点推荐
26股翻倍 3股飙升逾200%!科技“牛股”频现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6-29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