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王柘)上周(202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债市多头情绪继续修复,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周初,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操作,呵护跨季资金面,央行预告MLF加量续做并改革中标方式,市场宽松预期在前本周走高并推动债市收益率下降,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前一周高点回落超过12BP。后半周宽松预期出现反复,利率转为震荡,全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走低3.5BP。机构对后续降准降息落地时点和债市走向仍存一定分歧。
行情回顾
2025年3月28日,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30年期、50年期较2025年3月21日分别变动-3BP、-5.02BP、-4.84BP、-4.19BP、-6.76BP、-3.32BP、-4.25BP、-3BP。


具体来看,周一,央行提前公告次日MLF加量操作,强化市场对货币宽松预期,债市尾盘扩大涨幅,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下跌3.25BP至1.80%。周二,公开市场净投放操作推动现券收益率早盘继续走低,午后利率转向上行,240011收益率涨0.6BP至1.806%。周三,资金面转松,关于货币宽松、大行买债等预期升温,债市做多情绪发酵,利率快速下行,240011收益率跌2.85BP至1.7775%。周四、周五,宽松预期反复,债市陷入偏弱震荡,日内跟随权益市场波动,中长端利率调整,240011收益率两日震荡上行2BP至1.7975%。

国债期货上周延续反弹,周线全面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全周上涨0.69%,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38%,5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22%,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8%。
中证转债指数周一下挫创月内新低后震荡反弹,周五再度走弱,全周下跌0.20%,周五收盘报429.63。
一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合计发行92只、8228.01亿元,其中国债发行2只、3505.1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发行18只、1360亿元,地方债发行72只、3362.91亿元。
据已披露公告,本周(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利率债计划发行29只、2137.38亿元,无国债发行计划,政策性银行债将发行3只、260亿元,地方债计划发行26只、1877.38亿元。
海外债市
美国国债上周走势颠簸,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前四个交易日震荡上行,冲高至一个月高位后在周五回吐涨幅,当天下跌11BP至4.25%。
短端美债走势更强,2年期美债收益率全周累计下跌3BP,报3.91%。3年期、5年期收益率均下跌超过2BP。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5%,与市场预期一致;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4%,同比涨幅为2.8%,高于市场预期的0.3%和2.7%。分析人士认为,最新数据凸显美国政府加征关税背景下,通胀挑战正在加剧。
美国密歇根大学当天发布的最终调查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7,低于此前公布的初值57.9,也远低于2月的64.7。消费者对未来1年的通胀预期为5%,高于2月的4.3%,是2022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对未来5年的通胀预期升至4.1%,高于2月的3.5%,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早先于3月25日发布数据的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2.9,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明显低于预期94和修正后的前值100.1,创2021年年初以来新低。未来6个月的预期指数大幅下滑至65.2,创最近十二年新低,远低于80的关键性分水岭,这往往预示着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显示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愈发加重。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6日在白宫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自4月3日起执行。此前,特朗普表示将于4月2日起征收“对等关税”。
总部位于纽约的全球X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策略负责人斯科特·埃尔夫施泰因表示,市场正在受到双面夹击:一方面,美国计划下周实施“对等关税”等因素将加剧市场不确定性,或对主要出口行业带来冲击;另一方面,随着通胀走高、消费者信心减弱,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可能受到影响。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共开展1265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周一至周五操作规模分别为1350亿元、3779亿元、4554亿元、2185亿元、785亿元。当周有1411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合计实现净回笼1464亿元。
人民银行网站3月24日晚间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3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3月MLF到期3870亿元,此次MLF操作可净投放630亿元,是2024年7月以来MLF操作首次净投放。业内专家表示,MLF操作再次净投放,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意味着MLF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其政策利率属性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规模11868亿元,其中周一至周四分别到期1350亿元、3779亿元、4554亿元、2185亿元;下周五(4月4日)恰逢清明假期,到期资金顺延至4月7日。
要闻回顾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今年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鲜明特点是统筹用好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并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对于海外关切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蓝佛安表示,将按照科学分类、精准置换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确保早发力早见效。同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进一步阻断新增隐性债务的渠道。
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利润改善明显,1至2月份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4年全年提升8.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2个百分点。
财政部3月28日发布2025年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05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176亿元、专项债券11881亿元。
具体来看,2025年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96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046亿元、专项债券3920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809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30亿元、专项债券7961亿元。
2025年1-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1863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355亿元、专项债券16278亿元。具体来看,2025年1-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801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051亿元、专项债券5968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1061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04亿元、专项债券10310亿元。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3月30日发布公告称,财政部拟通过认购各行本次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各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拟认购金额分别为1050亿元、1650亿元、1124.2006亿元、1175.7994亿元,合计5000亿元。
机构观点
财通证券:4月宏观图景的变化大于不变,央行的“择机”可能转化为落地,降准有望兑现,债市存在趋势性做多机会,建议积极参与,点位上可能逐渐寻找前低,10年国债震荡下行至1.6%左右,久期策略依旧占优。资金面可以乐观一点。首先从客观压力出发,信贷和政府债发行压力环比回落。其次重点观察央行,基于中美关系不确定性、需求侧压力,央行态度大概率向宽松转变,4月资金面可以保持乐观。
民生证券:关于货币宽松推进节奏的博弈,关键或在央行态度。跨季后,资金面或存在自发转松的契机和动力,二季度政府债的供给高峰更大概率落在5-6月,4月政府债发行对资金面的扰动或相对可控,叠加银行一季度末卖出债券后或存在一定回补需求,整体而言对债市形成利好。债市当下处于短中期叙事之交,近期主要演绎大跌后的修复行情,而偏高的资金价格和止盈诉求或也使得行情修复过程中面临一定曲折,但短期内债市大幅下跌的概率趋于收敛,尤其考虑到跨季后资金面或季节性转松,故而逢调整或可把握配置和交易机会,1.8-1.9%区间是主要波动区间。但仍需保留一份审慎,当前央行投放和资金价格或是关键,若跨季后资金利率仍处在相对高位震荡,长端的交易空间将趋于有限。
浙商证券:10年国债收益率在1.8%以下做多赔率较为有限。二季度降息概率相对较低,因此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难以回到前期低点1.6%。3月4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回踩后的低点约在1.7%,随后附近开启了新一轮上行,因此市场在1.7%附近形成新的阻力位,投资者往1.7%下进一步交易做多的可能性较低。而在前一轮利率回踩过程中,10年国债在1.70%-1.78%区间存在大量套牢盘,因此当利率下行至1.78%以下抛盘力量会较强,继而10年国债下行突破1.78%同样存在较大阻力。跨季后随着累积风险逐步释放,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或进一步向上调整。维持10年国债收益率调整上限在2.0%-2.1%、30年国债收益率调整上限在2.3%-2.4%区间的判断。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