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触发因子缺位 债市窄幅震荡困局怎么破?| 债圈大家说04.15
2025年04月16日 07:24
来源: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1、债市陷入“窄幅震荡”时期

  中信建投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曾羽

  二季度初关税冲突之剧烈、影响之深远超市场预料,债市收益率在货币转松的预期和现实之下快速下行,流动性和博弈的关键品种如长端国债、二永债等表现最为亮眼。但进入到本周(4.7-4.11)后半段,关税升至“无人区”,市场情绪有所钝化,加之国家队对股市积极干预,风险偏好急剧收缩的形势有一定改善,长债围绕1.65左右中枢偏强震荡成为短期常态。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第一,短期来看,十年国债下探至1.6%的位置后阶段性“歇歇脚”。周六关税豁免对债市形成阶段性利空。第二,向后看,资金转松、4月降准大概率落地、降息可期,4-5月基本面压力逐渐显现、而对冲政策尚未落地,债市机会仍大于风险。十年国债将向下挑战前期低点,不过在1.6%以下的交易空间相对有限。第三,5-6月降息落地、利好出尽,对冲政策落地,中美存在谈判重启可能,债市或再次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第四,长期看,全球秩序重建,美国不愿提供逆差,全球总需求萎缩,从基本面利好债市。

  华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颜子琦

  近期关税反复,市场在对其交易暂告一段落后,Q1 经济数据有所超预期, 其中 3 月信贷与出口表现较为亮眼。从利率曲线结构上看,我们认为长端震荡横盘概率大,10Y 国债突破此前 1.60%新低需要新增信息,考虑到关税的 90 天暂缓周期,长端继续上行空间实际也不多。

  2、一季度化债进度

  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

  目前今年计划用于化债的额度为“2万亿特殊再融资债”+“0.8万亿特殊新增专项债”。一季度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已达全年额度的67%,整体发行节奏呈现明显前置特征。特殊新增专项债一季度发行进度为全年额度的15%,进度相对偏慢。两部分化债资金合计约1.46万亿,占地方债券发行总额的51%,尽管特殊新增专项债这部分发行进度略慢,但整体的化债发行进展较快。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

  基于当前的财政预算,新增专项债上半年发行进度为70%的中性假设下,预计5-6月或为年内政府债净融资高峰,二季度净融资同比增量低于一季度,而且二季度净融资相对于1季度并未高出多少,供给冲击有限。该假设下二季度或为年内的政府债供给高峰,今年一季度的政府债净融资为4.1万亿元,而第二至第四季度政府债净融资预计为4.6、3.0、1.9万亿元,而去年同期各季度的政府债净融资分别为为1.4、2.0、4.0、3.9万亿元。关注在全年的赤字规模、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额度之下,为对冲外需回落的风险,三季度是否会有增量的财政政策推出。

  中诚信国际政府公共评级二部高级分析师宋丹丹

  在政策延续“控增化存”主基调不变的背景下,受市场到期规模下降以及城投自身的转型需求等因素影响下,2025年一季度发行总额和净融资额同比大幅下降,存量城投债供给持续收紧。从月度发行情况来看,2月到期规模下降带动发行总额回落,3月以来城投债集中到期压力增大,发行总额环比大幅上升,同时净融资缺口明显扩大。

  3、“双降”触发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如果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采取提高赤字率、大规模增发国债等措施,极有可能导致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然而,增发国债将导致市场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投资和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可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通过降息、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手段,支持财政政策,使之既能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又不会抬高利率水平,导致“挤出”民间投资。这样一来,财政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均能发挥出最大功效,最终取得“1+1>2”的效果。

  国泰海通固收首席分析师唐元懋

  基于4月13日金融时报援引专家发言的增量信息以及同日发布的社融数据,我们认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偏向配合财政发债,宽货币中的流动性宽松和资金利率下行或将先行兑现。与此同时,由于现阶段“择机”降准降息的三个触发因素或还未满足,双降预期的兑现节奏可能偏慢,3月社融信贷超预期反映金融支持实体有力,印证短期内加码双降的必要性或不足。

  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黄伟平

  本轮冲突至今,货币政策“大工具”保持定力,“小工具”明紧暗松。降准降息等“大工具”保持定力:外需矛盾加剧,内需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财政释放预留的政策空间或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对货币政策的配合提出更高要求。对等关税冲突的背景下, “对外”和“对内”的“机”已合而为一,配合财政或是货币政策“大工具”的最佳发力点。货币政策“大工具”的落地静待4月下旬或5月财政供给放量。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双降触发因子缺位,债市窄幅震荡困局怎么破?| 债圈大家说04.15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