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5月12日,银监会通报近期监管重点工作。

5月12日,银监会对近期监管重点工作进行通报。通报全文折射出稳中求进、审慎监管的精神。而监管行动的稳步推进,既体现在不同部门的统一协调行动中,也反映在监管工作的渐进稳步推进的部署之中。
1、协调之“稳”
银监会指出,“(政策制定和监管安排)坚持统筹兼顾,既强调对银行业有效监管,也关注监管措施的全局影响,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这意味着,银行业的监管会基于宏观审慎的视野,要综合考量监管政策对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可能影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银行体系。因此,强化金融安全是各部门统筹协调、目标一致的行动。
这一点从流动性投放和利率水平中可见端倪。数据显示,自3月末监管文件密集出台后,央行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出现下行迹象。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3月16日2.64%的高位波动下行至5月11日的2.51%。此后,凡是DR01利率相对上一交易日出现明显上行,下一交易基本上立即就有公开市场逆回购出现;反之,只要DR01相对上一交易日出现明显下行,逆回购在下一交易日立即就会隐退。总体稳健而不失中性。对于未来,央行参事盛松成表示,金融市场利率短期上升的空间已不大。


2、渐进之“稳”
为了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银监会要求科学把握监管行动的力度和节奏。
第一,在监管行动的时间安排上,银监会指出,“为各项工作落实时限设置一定间隔,实行错峰推进。”同时,“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这说明,监管行动的推进将遵循合理的节奏,避免出现过于密集的政策冲击。
第二,进行分类管理。银监会表示,“会将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分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同时,实行新老划断。对新增业务按照监管标准规范,对存量业务允许其存续到期后自然消化。而对于高风险业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应对预案。这说明,监管当局将对不同类型业务区别管理,避免“一刀切”。
第三,监管行动分步推进。银监会提出,“工作设定自查、督查和整改等环节,以自查摸清底数,以督查确保真实,以整改促进规范。”而风险处置方案也将基于调查得出的风险底数来制定,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序化解。
3、监管之“进”
银监会通报指出,“加强监管、治理乱象,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在当前,强化监管有利于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有序化解潜在风险。在长期,健全的监管规则将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银监会4月7日发布的《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工作任务,“要求银行业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审慎原则下稳中求进的监管行动,将牢牢筑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堤坝,引导金融服务实体,促进经济与金融行稳致远。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